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立足服务“三农”,开展普法宣传,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有力保障了全县农业农村平稳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重要学习内容,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树牢法治理念。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站、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要事项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股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明确责任人员统筹协调法治政府建设日常工作,扎实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二是加强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干部职工学习用法、依法行政培训的相关规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方式,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意识,推动法律学习教育常态化。2024年,采取“集中学与个人学”多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法律法规3次,参与《信访工作条例》知识问答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答题各1次,单位微信平台转载发布相关法治文化宣传11次,不断充实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强化法纪意识。
(二)加强学习宣传,增强法治意识。一是抓好服务对象的宣传。聚焦农业农村行业领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对农资经营者、规模种养殖业主、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运输经营者等主体的普法宣传。2024年,结合各类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全县7个乡(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42场次,发放宣传单、材料6000余份,粘贴标语7条,悬挂横幅14条。二是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利用宪法宣传日、安全生产月、新颁布法律法规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社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普法活动,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活动。2024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场次,印发各类农业技术指南、法律法规知识等宣传材料9700余份,现场指导和解答咨询群众400余人次,解决群众现场咨询涉及种植养殖业疑难问题30余件。
(三)推进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执法。一是依法行政,科学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着力提升行政决策水平,持续推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依托县人民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咨询解决行政执法实务遇到问题,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实行重大决策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增强公众参与度,充分发挥专家论证作用,重视行政决策的执行和评估工作,确保法制工作高质量开展。二是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和《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把控执法案件合法合规。2024年,出动执法人员485人次,完成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门店和企业418个(家)随机抽查检查,在省级平台开展部门双随机监管平台公示随机检查结果6条、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双公示”行政处罚案件公示8件次。按相关要求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送上报参与农业系统案件评查3件。
(四)依法履行部门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坚持民主决策。严格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会议决定的原则,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等,都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局党组会讨论决定,并自觉接受纪检组监督。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四减一优”“八统一”,规范办理全县农业系统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审批事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精准服务,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提升农业政务服务能力,所有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可办理。三是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行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2024年,通过县政务公开栏、江城农科微平台公众号、局公开栏等,向社会公众和局干部职工公开了重大项目建设、财务开支、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任用、职称评聘等重要事项。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执法工作难度大。农业执法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执法案件成本高。部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在行政执法能力和相关技术应用等相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和执法装备、硬件设施方面的保障,执法手段比较落后,导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切实提升。
(二)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缺少针对性、专业性培训,不愿意去深入学法懂法,法治观念不够强,执法水平较低,缺乏法律知识,影响行政执法效能。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社会风险评估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到位,在处理跨领域案件时,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间联动和协作不够,检验检测与案件查处的衔接不通畅,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不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推诿、扯皮现象,难以形成执法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安排部署,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提升人员素质。建立严格培训学法制度,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县举办的依法行政知识、执法业务培训,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作风纪律锻炼,树立责任和公仆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专业素质和执法大队的整体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
(二)强化工作保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增配专职专业的执法人员和执法工作的专项经费,强化队伍建设,解决执法设施配套问题,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三)健全机制体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及动态调整制度,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建立健全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理清理顺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职能职责,定期会商,及时沟通,保障各项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完成。
(四)强化监管执法。以种子、农药、生猪屠宰、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为重点,严格按照各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日常执法检查、专项联合执法检查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监管,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执法,确保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
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