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问一答: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
|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问:《实施方案》出台背景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为贯彻国家、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和部署,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效遏制慢性病发病率增长势头,提升慢性病防控水平,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问:《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有哪些? 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培育适合全县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引领带动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江城建设。 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及核心举措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2021版)》,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共涉及政策发展、环境支持、“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体系整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创新引领等八个方面内容,共计24个大项、63个小项、135个考核指标。 一是政策发展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使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环境支持要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 三是“三减三健”专项行动要开展专题宣传、专项活动,传播和普及健康生活技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体系整合要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 五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六是慢性病全程管理要规范健康体检,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区域信息平台,中西医并重,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 七是监测评估要开展质量控制、重点慢性病监测、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八是创新引领要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总结有创新、特色的案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问:《实施方案》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实施方案》提出了强化组织保障、加强部门配合、加强督促指导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总体领导、指挥和协调。成立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健康管理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按时完成创建示范区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部门配合。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杜绝在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创建示范区工作。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项工作联络员,按要求参加联络员会议,及时汇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情况,负责涉及本部门的资料收集整理,并根据县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按时上报纸质版及电子版材料。 (三)加强督促指导。建立健全业务指导和定期培训制度,定期对各单位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管理体系、政策制定、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对工作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适时将督导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对工作开展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影响最终评审考核结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