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523729-02_A/2018-0315003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15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江城县人民政府 文    号: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综合江城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发布情况及各单位、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及统计数据,编制2017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电子版可在江城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http://xxgk.yn.gov.cn/Z_M_011/?departmentid=1538)下载。

一、概述

2017年来,江城县高度重视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县严格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2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41号)等一系列政务公开工作文件,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和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公众关切,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率,以深化公开促政府职能转变,以优化服务促政府效能提升,切实维护好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不断助力脱贫攻坚。

(一)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一是加强预期引导。加强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围绕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扶贫、棚户区改造、环保等热点问题及重大民生事项进行公开公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工作、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均通过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有关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等,切实增强决策透明度,正确引导公众的认识判断,解释说明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舆情的收集研判,针对误导和不实信息,客观及时、有说服力地发声,解释疑惑,澄清事实。

二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开设“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栏目,对市政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的审批、核准、备案等信息进行公开。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受理项目信息进行公开,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作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交易各类项目57项(其中:工程建设26项,政府采购25项,土地挂牌出让3项、国有产权交易3项),交易金额共22317.0202万元(其中工程建设15530.16万元,政府采购3157.759万元,土地挂牌出让3241.6032万元,国有产权交易387.48万元)。四是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信息公开。全面公开PPP有关法律、政策文件、项目进展等信息,提高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切实激发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

(二)以政务公开助力促改革。一是推进权责清单信息公开。以精简审批项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目的,大幅减少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审批事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清理各项承接、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2017年以来,对县级行政许可目录进行了调整,取消行政许可事项3项,承接行政许可事项4项,现有行政许可事项196项。共清理规范29项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县录入政务服务事项5291项,其中,行政许可290项,行政给付13项,行政处罚4204项,行政确认93项,行政征收56项,其他行政权力417项,公共服务事项197项,内部审批事项21项,通过县政务网和县委编办网站实时公开。二是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公开。推动企业社会信用积累,扎实开展年报信息公示。加大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给企业经济和名誉的双重处罚。积极响应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实行联合惩戒,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全面、及时、准确地将企业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统一归集于企业名下,形成政府部门涉企监管信息全息画像,依法向社会公示。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实体政务大厅办事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融合,一站式网上服务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2017年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及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受理12260件,办结12260,现场办结12037,办结率100%;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情况:受理79680件,办结79680,现场办结79680,办结率100%。2017年全县累计受理投资项目137个,分发事项61件,其中审批类项目112个,核准类项目1个,备案类项目24个,承诺时限内按时办结率为100%,涉及投资概算396.5亿元。四是推进政策性文件信息公开。在县政务网开设“规范性文件”栏目,及时公开法规、规章的修改、废止、失效情况。

(三)以政务公开助力调结构。一是推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工作公开透明。围绕全县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的公开力度,及时发布产业发展政策、典型经验做法、成效等信息。二是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公开透明。健全产能公示公告制度,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利用县政务网,及时发布化解过剩产能涉及的相关信息。三是推进消费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公开透明。及时公开商品质量抽检结果、行政执法案件信息、旅游发展等相关信息。

(四)以政务公开助力惠民生。一是推进扶贫攻坚信息公开。紧紧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扶贫成效、贫困退出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县政务网开设脱贫攻坚专栏,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及时公开社会帮扶信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对新增、停保对象、救助人员名单,救助金额等信息每月均在全县48个村委会及3个社区的公示栏进行公示。三是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对环境政策措施、环境治理进展、成效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以及“河长制”工作等信息进行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四是推进教育卫生计生食药品安全领域信息公开。严格按照要求,在县招考办、学校张贴公示国家、省、州招生政策、文件以及各类高校招生简章等,对一些重点审核信息在县政务网“通知公告”“教育信息公开”栏目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划片区招生公告通过政府网、电视台、宣传公告等形式进行宣传;法定传染病疫情及防控信息,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在县政务网“医疗服务信息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等栏目进行公开。

(五)以政务公开助力防风险。一是密切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的国内外舆情,针对误读、曲解、不实等情况,注重发挥主要新闻媒体的作用,防止风险预期自我实现。及时发布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和稽查执法工作动态,及时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和透明度。二是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公开。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征地等信息公开,并在县政务网开设“征地信息公开”“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信息公开”“住房保障信息公开”等栏目进行公开。三是围绕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公开。完善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重特大事故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向社会公开安全生产有关信息,并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开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栏目进行公开。

(六)增强政务公开实效。一是全面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集中公开,对专栏发布内容等作了明确要求,并在县政务网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下设栏目集中公开重点领域信息。严格落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按照“谁公开、谁审核、谁负责”、“先审核、后公开”、“一事一审”等审核规定,把信息公开审核程序与公文运转程序、信息发布程序、会议办理程序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扎实做好重要政策解读工作,切实保障重要政策文件解读工作有序开展,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开设 “政策解读”栏目,对规范性文件、重要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充分运用县广播电视台、江城县人民政府网等新媒体对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解读。三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根据《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网站抽查情况和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2017年,投入4.8万元对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重新建设及加强硬件设施配备,最大限度提高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的运行效率。不断加强“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电话指导管理,完善工作机制,理顺办理程序,规范服务流程,“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电话全面推广使用。四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统筹指导。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政府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培训会议、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完善依申请公开流程,明确县政府各组成部门为县人民政府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责任单位,编制了《江城县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程序、申请方式、答复方式、答复时限等,并在县政务网提供信息公开申请表的下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县在政府信息网站公开发布各类政府信息1315条,其中通知公告200条,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398条,部门工作动态94条,乡镇动态57条,人事信息11条,规范性文件27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有政务动态、规范性文件、财政预决算等24个栏目。其中,政务动态类信息公开246条,政策性文件解读46条,部门财政预决算公开398条,各类通知公告200条等。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主要是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不断健全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畅通依申请公开工作渠道,时刻为回应群众关注热点、重点信息做好准备。2017年度,我县未收到依法依规申请件,也未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度,我县未收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部分单位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够到位。措施不够具体,在抓工作落实上有一定差距,存在考核督办力度不够强、工作进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二是政务公开的实效性抓得不够。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应事前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偶尔出现公开不够及时,延误政务公开时效等情况。三是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够。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只公开部分内容,对涉及财务状况、办事公开、服务公开等方面的工作公开力度不够;公开办事依据和职责的多,公开办事结果的少;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内容与社会公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公开的便民性有待提高。

(二)下步工作改进措施

一是突出重点信息的公开发布。继续把公开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切实抓好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公开,以保障性住房分配、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为重点,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积极开拓新的公开渠道,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主动发布各类政府信息,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行全面公开。二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定期举办政务公开工作培训班,强化对各地各部门政务公开情况和门户网站建设情况的督查,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未按要求完成政务公开工作任务的,进行通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强化跟踪督办、培训、考评等方式,促进各地各部门进一步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认真扎实抓好每个环节,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政务公开监督工作,力求运作规范、便民利民,切实做到服务再优化,督办再强化,工作再提速,形象再提升。四是推进政务公开网络体系建设。注重横向联系、纵向指导,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的指导,优化网站信息公开功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和一线领域延伸,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六、有关说明及附件

无需说明事项。

附件:江城县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