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县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聚焦区位优势,围绕关键领域,调结构、强特色、促融合、增收入,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产业量质齐升。
眼下正值沃柑收获的季节。日前,记者走进江城县康平镇中平村沃柑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沃柑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沃柑树上硕果累累,一个个金灿灿、沉甸甸的沃柑压弯了枝头,散发出宜人香气,整个沃柑基地一派丰收景象。
据沃柑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基地有一万余亩沃柑,沃柑属于晚熟类柑橘品种,每年2月左右开始上市,可持续采摘到清明节前后。沃柑日常的修枝、施肥、除草、采果、选果都需要大量的人员,沃柑产业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务工机会。普洱市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员工张金红说道:“我到鸿耀公司4年了,现在管理着2600多棵果树,一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附近打工还方便照顾家人。

据悉,江城县长年无霜,海拔较高,所以在江城县种植的沃柑具有果子甜、汁多、皮薄等优势。目前,江城的沃柑在国外已经销往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甚至老挝等地,国内会销往山东、河南、贵州等地。
近年来,江城县紧盯橡胶、坚果、茶叶、肉牛、咖啡、沃柑、雪茄烟等特色产业,全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下一步,江城县将稳定橡胶种植面积50万亩,实施澳洲坚果提质增效3万亩,推广种植雪茄烟叶1650 亩,加快推动湖羊、花椒、土著鱼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江城黄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成江城黄牛种源场,建设肉牛养殖小区3个以上,存栏6.2 万头、出栏3.6万头,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大力实施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加大“江城黄牛”、“江城瑶家山红米”品牌推广使用,不断扩大地标性产品影响力。同时,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4.18 万亩,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定增长。
据江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梦冉介绍:“2022年,江城县投入财政衔接资金、沪滇协作资金、中国宝武帮扶资金2.62亿元,安排项目198个。其中,投入产业资金1.48亿元,安排项目51个。2023年仍是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在产业化、规模化上下功夫,在标准化、品牌化上做文章,计划投入财政衔接资金、沪滇协作资金、中国宝武帮扶资金2.27亿元,安排产业项目55个。”
(来源丨青文盛 韦沿竹 普东杰)